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重生九零,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36节  (第3/3页)
什么问题,只要不是涉及商业机密,能回答的都尽量配合回答。    其他人都是一惊。    因为施向南这一趟出去只带了钟静和严文娴。    严文娴是个一两天都能不说一句话的人。    整个食品厂没有人比她嘴巴更严实。    钟静更不用说了。    她是施向南的秘书,干的时间,对比食品厂开业的时间来说,也不短了。    不可能不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。    再说她是做秘书的,该有的职业素养她是样样不缺的。    因此会上的人包括施向西在内都是此时此刻才知道这件事。    这些人以前或许不懂新华社代表着什么。    但进了西施食品厂,又前前后后跟着施向南这个食品厂的厂长一起天天看报纸。    全国性的报纸、本地的报纸、周报、日报、甚至半月刊……    全都有。    甚至施向南还在邮局订了不少杂志。    也是月刊半月刊都有,她看完就让钟静整理好了一起放到阅览室去。    职工们看这些是看自己的喜好、以及个人觉悟。    但干部们,有一个算一个,要是施向南这个厂长都看这些,甚至不需要他们多掏一分钱,只需要去阅览室把施向南看过的报纸、杂志都看一遍。    其实也费不了多少时间。    他们都不做的话。    那这个食品厂的领导做的合不合适就要进行慎重考虑了。    总而言之,在座的人,包括施向西这个靠天赋、也是专业知识吃饭的人,施向南看过的报纸、杂志他也都看过了。    这样的情况下,施向南说起新华社的记者,来了西施食品厂。    这个消息在在座的人当中引起的轰动可想而知。    因为他们都瞬间明白了这代表了什么!    尤其是李唐风。    他是在南方见过大世面回来的。    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个代表了什么。    要知道南方那位瓜子大王,传奇就是因为新华社记者采访、上了内参开始的。    要不是因为上了内参,最高领导人怎么会注意到那个瓜子大王?!    要是最高领导人没有注意到,他就不会被立成典型,还是一个非常正面的、改革开放的个体经济发展的典型。    不被立典型。    很多白手起家、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商贩想要起家,尤其是在南方,那里有实力有背景又有眼光的大小老板不计其数。    想在鲨鱼的嘴里夺食。    就肯定要经过鲨鱼的一番血腥厮杀的。    而经过一番厮杀后,能活下来的寥寥无几。    因为那位瓜子大王被最高领导人注意到,点了名,立了正面的典型。    所以很多魑魅魍魉、无数的阴私手段,也都收敛了起来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