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城主冷艳高贵_分卷阅读641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分卷阅读641 (第2/2页)

贤者时间。

    等到吕不韦真走了,才回过神来大声忽然被他屏退的婢女。

    赵姬道:“来人!”

    一宫女从门后走了出来。

    赵姬道:“铜镜,给我铜镜!”

    小宫女并不知道怎么回事,连忙抱了一铜镜过来。

    短暂的沉默之后,梁山宫又爆发出一声可以刺穿天空的尖叫。

    “啊——”

    铜镜重重摔在地上。

    叶孤城才不知道梁山宫出了什么事。

    他其实并不关注赵姬干了什么。

    他很忙碌,虽然新政已经实施了不短一段时间,但很多事情还没有走上正轨,秦国为了之后几年的统一大业需要更多的人才,而他们现在有的人还远远不够。

    为此,除了接受外国的有志之士外,他们自己的灞下学宫也需要好好经营。

    吕不韦也考虑过这个问题,在与叶孤城还有嬴政合计之后,三人决定各自负责好各自的工作。

    叶孤城本来就是国师,国师,除了因为咒术而产生的附带价值外,师这名头,在现在这年代最主要还是代表教化人。

    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正经官职,而秦国因为之前缺少官学的缘故,也没有什么人是能真的负责灞下学宫的,一番计较之后,这新鲜出炉的“校长”身份就按到了叶孤城的身上。

    每个学宫就算是吸纳百家学说,也会有他们的主要学说,正如同叶孤城曾经所在的齐国稷下学宫,一开始是以道家的黄老之说为主,大师中最多的也是道家人。

    既然对灞下学宫有称为战国末第一学宫,或者是秦朝第一的期待,在选择定宫之说时就要更加小心谨慎。

    要开个好头才行啊!

    秦国朝堂上的外国臣子基本都是从学宫出来的,也清楚其中的弯弯绕,之前有一次朝会就提到此事,并且毫无悬念地推荐以法家作为大宗在学宫中推广。

    这也无可厚非,毕竟秦国的立国学说就是法家之说,如果真的抛弃法家而去讨论别家学说不是本末倒置?

    官学,说到底还是为政治为国家服务的,稷下学宫一开始也是抱着这目的建立起来的,只不过在漫长的时间中,经过一代一代的演变成了现在这幅模样,什么国家的人都可以去学习,然后可以自由选择出路,成了一个自由自在学习的天堂。

    推行新政众人的本意就是将灞下学宫建立成这样一个天堂。

    因为他们都明白,如果怀着极大的功利心来打造这学宫,定然会泯然众人,就与其他国家名不见经传的官学一样。

    这,无论是叶孤城嬴政还是吕不韦都不能忍受。

    但宗室的老顽固绝对不会这么想,在他们心中官学就是为了国家服务的,如果他们辛辛苦苦培养出的人才跑到其他国家,还不如直接一刀砍了。

    只有老顽固才会有这想法,

    观念有所不同,自然就会引起争吵,从渭南开市以来,朝廷上的争论就没有断过,虽然渭南大市已经证明了新政的威力,但宗室的老顽固也不是那么容易低头的,在知道学宫还有主流学说一事之后,就在朝廷上开了地图炮,如果主流学说不是“法家”就绝对不善罢甘休。

    他们也不是傻的,新政中有太多弱化法家的条例,如果不是他们一力阻拦,甚至连秦国视为国本的严刑峻罚,都要给改了!

    如果宽律法,秦国还是秦国吗?

    族老愤愤不平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