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谁造的谣 (第6/11页)
介绍了一个陌生朋友,三人小学生一样的玩起了各式各样的游戏。 神经病! 不过那个朋友的话也太多了点,简直不能用善谈形容,她就没有见过那么能言善道的人。 打乒乓球都歇不住嘴巴。 “你们平时会运动吗?” 孔刘行动矫健的接住球,反手一拍,神采飞扬,四肢灵活轻便,开朗的回答。 “我每周固定两三次去健身房。” “你呢?” 男人的反应很快,1V2都不在话下,发射小球的时候,侧身向她抛下了同样的询问。 她一心不能二用,容易分神,回答问题时,手脚仿佛僵住了似的,忘了接球。 “什么?” “平时会运动吗?” “有练拳击。” “这样啊。” 男人扶了扶镜框,极具亲和力的温柔,将她刚才言语与行动的不一致映入眼底。 【注意力不集中,或者随境转移】 一场乒乓球赛下来,两个大男人寻了个座位休息,只见她虽气喘吁吁,但却提议要去玩攀岩。 【精力充沛,活动增多】 孔刘不轻易逗人,但朝她扔了个小球,轻轻砸在了脑袋顶,清脆的一声啵。 她捂着脑袋,小脸恼怒,眸子亮的惊人,里面有一团美艳的火。 咋咋呼呼的扑过来,吭哧一口咬在了孔刘的手臂上,一点亏都不吃的将筐里的小球报复性的一个一个砸回去。 发泄完精力,欺负累了,才又笑嘻嘻的露出灿烂模样。 性格执拗,倔强。 男人在手机里编写了一行字。 【易激怒,因小事而固执的做事,结束后很快会若无其事】 坐在车里的时候。 小话痨喋喋不休,思维跳跃,从攀岩讲到火山,从拳击谈到摩托车的车轮。 孔刘不堪其扰,颇有种甜蜜的负担,冷不丁斜眼喃喃一句。 “你今天怎么这么多话。” “你话才多呢!” 【言语比平时明显增多】 她翻完白眼,想一出是一出,又神情兴奋的悦然道:“我特别想蹦极跳伞之类的,要不从火山上跳下去,你要吗?” 【联想加快】 【具有冒险性】 写完最后两句话。 基本可以看出初步症状。 男人将一段消息发送到了孔刘的手机,紧接着没多久车子停下,她玩着头发听见老光棍使唤自己。 “你找个位置,我们去停车。” “……” 奶奶的。 下次坚决不出来了! 她不情不愿的拿包下车,背影置气踩着高跟鞋,一下一下大步迈进了路对街的一家咖啡厅。 这下。 车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。 孔刘舒展的眉心淡淡锁起,转过头目光询问的看向后座的男人,沉吟几分,低声道。 “怎么样。” 为了呈现生活中最自然的状态。 这位有名的心理医生利用游戏活动的各式反应来勘测心理健康情况,并创立一套心理桌游,来进行领域治疗。 医生说。 “循环性人格。” “好交际、开朗、兴趣广泛、好动、易兴奋乐观、也较易变得忧虑多愁。” “情感增盛类型。” “思维奔逸,精力充沛,注意力不集中,联想迅速,易激怒,性情急躁。” “这些症状……大致有些像……” 不能急着下定论。 也不需要特别害怕。 因为现代人心理或多或少有些毛病。 但他还是要让对方有个心理准备。 于是在孔刘紧张忐忑的目光下,他用属于心理医生春风般的温声细语,轻轻道。 “轻度躁狂症。” 咖啡厅。 妖蛾等了好半天,她都快将一杯摩卡喝完了,那老光棍和他的朋友才姗姗来迟。 “怎么才来啊。” “一会儿赶不上攀岩呢,我晚上还要追漫画。” 老光棍抱歉一笑,他依旧从容沉着,但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镇定。 脑子很乱,心情茫然。 其实性格有些软弱,所以才会逃避现实。 还没有怎么样。 他自己先吓倒自己。 端起瓷杯的手指微微发抖,睫毛乱颤,在小朋友狐疑望来时,安慰无声的微笑,嘴角僵硬。 “我们不去攀岩了。” “为什么?” 医生连忙接过话,装模作样的摸出手机看了看,向她致歉:“不好意思,时间不允许,刚刚临时加了一场会议,现在要我赶过去。” “哦,好吧。” 她想着可以早点回家洗澡休息,心情也还不错,笑眯眯的等着老光棍送朋友回来。 只是无意中的一瞥。 咖啡厅外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