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收藏家(现代 1v1)_57. 宴会前,宴会中,宴会后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57. 宴会前,宴会中,宴会后 (第1/2页)

    

57. 宴会前,宴会中,宴会后



    三天前。

    21:01。

    窗外夜色深沉,周以翮眼前摊开的不是病历,而是脑海中关于她最近的所有细节。

    从拉霍亚返回云城,他们默契选择了冷却。他理解,甚至赞同。

    有些过于激烈的情感,确实需要时间和空间来沉淀。

    然而,他并未停止观察。或者说,他无法停止。

    他注意到她更新的、极其简短的行程——巴黎、日内瓦、伦敦、东京……辗转的频率和跨度显著异常。

    即便要为秋拍做准备,这样的行程密度也远超合理范畴。

    他们为数不多的几次通话,背景音总夹杂着机场广播或列车特有的呼啸声。

    有次极为短暂的深夜视频,她靠在酒店沙发,眼下透着青灰。更让他在意的是她眼神里偶尔闪过的涣散——那是精神长时间高度紧绷后出现的裂隙。

    那不是普通的工作劳累,更像是在与时间赛跑。

    他察觉到她涉猎的藏品领域悄然收窄。

    通过艺术期刊的报道,甚至医院里某位爱好收藏的董事偶然的提及,他拼凑出一个事实:那个曾经对广博的当代艺术、16至19世纪医疗器械,乃至各种门类都抱有好奇的藏家,她的视野,正高度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的中国古代文物上。

    这不符合她一贯兼收并蓄的风格。

    这更像是在完成某种高调公开的、战略性的自我暴露。

    美术馆那次被紧急事务打断的邀约,到后来她极度疲惫时,那个临近失控的、试图用极端方式建立连接、确认彼此存在的举动。

    他懂。他懂那种在巨大压力下,灵魂急于抓住某种真实触感的恐慌。

    那恰恰反证了她正被某种远超寻常的压力所侵蚀。

    爬山时她的安抚,以及晚宴邀约时那份点到即止的留白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这些碎片,如同散落的病历,在他脑中自动归档、分析。

    今晚。

    19:42。

    宴会上,她的光华无可挑剔。但周以翮看到的,是她与人交谈时,目光偶尔会掠过对方肩头,停留在虚空中某一点;是她在举杯间隙,下意识轻触锁骨的小动作;是在听到某个看似无关的话题时,握着杯脚的手指会收紧片刻。

    直到那位夫人出现。

    周以翮的观察模式瞬间切换到最高精度。

    夫人与利筝交谈时,表情并非纯粹的社交性欣赏,而是带着一种知情者的凝重。

    她们的身体语言在喧嚣中构筑起一个小小的、排他的空间。

    夫人看向利筝的眼神,他太熟悉——那是在手术前,他与家属沟通重大风险时,那种混合着信任、忧虑与不得不托付的沉重。

    利筝回应夫人的话语他听不真切,但他捕捉到了她肩背瞬间的挺直。那是一种面对不容推卸的责任时的姿态。

    他了解她对那些器物的珍视。

    她的目光常常越过市场价值与美学评判。

    那些器物对她来说,从来不只是藏品。它们是时间与文明的坐标,见证并维系着一段不容湮没的历史,以及与之相连的、无数沉默的姓名。

    当这种珍视上升到使命感,甚至让她显露出一种类似殉道者般的专注时,其背后牵扯的利害关系,绝非寻常。

    那一刻,周以翮心中的诊断完成了。

    非常规的跨国行程、她无法完全掩饰的疲惫与心神不宁、夫人那非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