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破晓 (第2/2页)
忙碌着。近期她刚刚在各种人情和专业的权衡中完成了节目筛选工作——不仅要保证各年段的平衡,还要兼顾节目类型的多样性,更要与其他统筹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,随时了解排练进度和服装安排。这些繁琐的前期工作已经让她有些喘不过气。 想到接下来即将展开的正式排练、舞台设计和走位调整,她几乎能预见那将是更大的挑战。 她已经很久没能准时接女儿放学了。童年时因为母亲的忙碌,她常常是幼儿园里最后几个被接走的孩子,在空荡荡的教室里无助哭泣的记忆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 虽然具体的细节已经模糊,但那种悲伤的感受,她绝不愿让祎祎重新体验。 幸运的是,同小区不同楼层的张阿姨伸出了援手。张阿姨是任悦母亲的故友,她女儿也常把孩子托付给她照顾。一次,张阿姨女儿来咨询钢琴教培时,意外得知了这层关系。 从那以后,张阿姨便格外关照任悦,常邀请祎祎来家里玩,和自家孙女作伴。两个年纪相仿的孩子总是并肩坐在黑白琴键前,胡乱弹奏,或抱着尤克里里咿呀拨弦。几个大人孩子围坐一桌吃火锅、聊家常的时光,成了任悦生活中难得的简单幸福。 任悦这次下班后,先去买了祎祎最爱吃的水果挞,还精心挑选了一些精致的小面包打算送给幼儿园的老师。 任悦把水果挞放在了车上,提着印有烘焙店logo的牛皮纸袋走向幼儿园大门。实习老师齐绚一眼就看到了她,像其他老师一样亲切地招呼:"悦悦老师!" 自从上次发生误会后,齐绚认真了解了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。此刻接过纸袋,认出那家她向往已久却始终舍不得消费的烘焙店名时,她忍不住露出惊喜的神色。 作为还在实习期的年轻老师,她常常在"享受青春"和"成为成熟大人"之间徘徊不定。而任悦身上那种从容优雅的气质,正是她最向往的模样。 "帮我接一下祎祎。"任悦递过纸袋,唇角扬起温和的弧度,"这个请大家尝尝。" "我代所有老师谢谢你啦,你稍等一下!"齐绚将面包交给另一位老师,转身去接孩子。 就在这时,几个任悦曾经教过的孩子发现了她的身影,兴奋地大声喊着"悦悦老师"。其他认识她的孩子也纷纷涌向大门,幸好大门只开了一道仅供成人通行的缝隙,孩子们挤在门内,争先恐后地想和她说话。 这份毫不掩饰的赤诚心意,总是让她感动不已。 齐绚见状,体贴地请任悦走进门内,既能安抚激动的孩子们,又不影响正常的接送秩序。 她蹲下身,耐心地与穿着统一园服的小家伙们亲切交谈,时而摸摸这个孩子的头,时而帮那个孩子整理衣领。 这温馨的一幕,恰好被刚到的罗翊琛尽收眼底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