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双喜临门(第一卷,完结。) (第2/3页)
,翠树沐于晨光熹微之中,一时间心神恍惚。 祭祀仪式繁复、庄严,太牢三牲,自然是一应俱全。司礼官唱赞之声悠长,文武百官遵循“文东武西”,分列御道两侧,如潮般依次跪拜,起伏之间,恰似一幅流动的锦绣长卷。 钟鼓齐鸣,兰泽身着天子衮服,玄衣之上绣以日月星辰,深黄下裳绘就山峦纹样,章纹隐现。这等服饰,常人着之,难免有不合身之虞,或难撑其华贵气象。然兰泽曾为东宫太子,后登大宝,气势自是非凡。且此衮服乃为兰泽量身而制,穿于她的身上,更是显得华贵天成。 此刻,但见十二冕旒微微晃动,她与甄晓晴并肩,恭立于太庙牌位之前。 香烟袅袅,甄晓晴的声音在殿宇间回响,她先细数辅政历程,再陈述江山稳固之象,称颂新帝已然长成,所言字字句句皆合礼法,无懈可击。然兰泽分明听出,甄晓晴话音深处隐着难以察觉的不甘,与无可奈何的落寞。 “帝讳玦,乳名兰泽,诞于永乐宫,正值仲春。帝姿仪清隽,天资颖慧,幼具英睿之相。年方八岁,名动朝野,册立为储,众臣咸服。戊戌年端阳,先帝崩于御座。帝年十二,缞服践祚,改元承兴,寓意承先帝基业,保万世用昌。” 这史书上一板一眼的记载,乃是她真实度过的七年时光。当她微微侧首,望向身旁的甄晓晴,心底说不出是何滋味。 初献礼成,敬告天地。 万籁俱寂的时刻里,兰泽目光掠过御阶下济济众臣——宋付意已离京,加之百官众多,她终未能寻得甄修证的身影。最后,她的目光终定格在一处,正是于内阁班列末端的王群生。 见王群生尚在朝列,兰泽心下稍感宽慰。当再放眼望去,只见内阁首辅顾显乘垂眸静立,神色平静。侍立其侧的甄毅却微蹙眉头,与兰泽目光相撞时,倒是一副欲言又止、忧心忡忡的模样。 祭礼既毕,兰泽又与众人移至奉天殿。此时殿内愈发敞亮,百官重整仪容,肃然而立,真正的时刻,终究也来临。 “承兴七年春,帝年十九,坊间忽传帝体违和之谣言。致使民心浮动,钦天监奏称群星聚井宿,当应天子亲政。是日,宫门有双鹤翔集,引颈清鸣。礼官皆称此乃祥瑞之兆,言帝亲政乃顺天应时之举。” 祥瑞与谣传,皆为序言。 甄晓晴转身,自女官手中接过沉甸甸的紫檀木宝匣,一步步迈向御座之上的兰泽,如今殿内寂静至极,兰泽唯闻衣料摩挲的细微声响,与二人间彼此起伏的呼吸声。 甄晓晴止步于御阶之下,双手将宝匣高举过顶,清越之音传彻大殿:“数载抚育,幸不辱命。今江山永固,陛下圣德日新,予谨以此传国玉玺奉还,自今日始,唯愿陛下亲揽政纲,光耀社稷,不负先帝之重托。” 兰泽即刻起身,一步步徐下御阶,那无数道目光灼灼如火,令她的手心溢出些细汗,随着居高临下地俯视着众人,她深吸一口气后,郑重地接过了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玺印。 自十二岁践祚至今,其间艰辛困苦,唯有她自己深知。玉玺入手,只觉沁凉无比,且极为沉坠。兰泽并无半分胜者的喜悦,反而深切窥见命运的哀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