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《风俗店的神崎小姐》(2)  (第3/11页)
/br>    10月末尾,阜新迎来了第一场初雪。    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,绿皮火车抵达终点。    列车缓慢进站,随着蒸汽从车头喷出,停止震动。    车门外,我望向铁轨右侧破败厂房墙壁,上面残留着「工序」、「质量」    之类的红色标语。    身后乘务员裹着墨绿色军大衣,扯开喉咙指挥众人。    跟随人流,往站台出口移动。    大厅中,广播里口音极重的播报员一遍遍重复着即将出发的班次列车。    听着熟悉的乡音,推开最外侧玻璃门,扑面而来的细雪飘落嘴角,苦涩滋味从舌尖上达大脑。    张口正准备痛饮氧气,冷冽的空气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。    吸吸鼻子,终于有了身处东北的实感。    时隔多年,我再次回到这片睽违已久的土地。    靠着马路边栏杆,行李摆在脚边,等待朋友到来。    自打初中毕业后,除了08年那场雪灾,得有7年没见过这样飘雪的景致。    而在南方的日子里每年夏季,台风屡见不鲜。    整个少年时代的冬季都处于这样天寒地冻的氛围,因而我确信雪就是冬天的代名词。    相对应,台风也成了我对夏天仅有的印象。    「这里!」    米黄色的出租车停在马路边,透过车窗,张洋招手示意。    搬运行李花了些力气,我有些疲倦的坐上副驾。    张洋见我系好安全带,放下手刹。    边调整头顶的后视镜,边向我搭话。    「咱俩有七八年没见了吧?」    张洋叼着烟,单手扶住方向盘。    枣红色坎肩马夹勒住灰色毛衣,十分滑稽。    他搓着手指,看起来局促不安。    「少说也有七年。」    摘下眼镜,用衣角擦去镜片上的雾气。    「来一根?」    张洋把玉溪递到我面前。    「戒了。」    我说。    他瞥了我一眼,没再言语,将嘴里的烟放回烟盒。    抬手转动钥匙,车身缓缓启动。    「咋想起回东北了?」    这其中缘由,我自己都搞不清楚,若说没有理由如何大老远从乐清跑到阜新?我解释不了。    惟有一点,乐清我呆不下去。    回过神来时,已经坐在前往阜新的火车上。    「刚好有时间。」    「玩几天?」    「看情况。」    我不确定,可能后天就走,或是住上几个星期。    「住的地方找好了吗?」    「还没。」    「要帮忙吗?」    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,七年的时间似乎没有改变什么,街头巷尾一如当年我离开时的模样。    「谢谢,不用了。」    不想麻烦这位多年未见的老朋友。    「这么些年阜新还是老样子。」    「可不嘛,年轻人都往外跑,阜新早就没啥活力了。」    张洋无奈的点起根烟,车窗摇下一条小缝。    「这座城市已经死喽。」    寒风夹杂雪花吹进车内,我收紧羽绒服。    汽车安静地行驶在公路,看着眼前这具庞大的尸体,疾驰于上的我,感到悲哀。    「不说这些,等会儿晚饭准备怎么解决?」    「随便对付一口吧。」    张洋随手将烟头扔出窗外,摇上车窗。    「要不来家里吃吧。我下午也没活儿,都提前叫你嫂子买好菜了。」    「会不会太麻烦。」    「跟我这么客气干嘛,咱俩都多少年没聚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